前几天突然冒出一个想法:在手机公司的基层做开发工作,担任的不是像CPU一样的计算工作,而是像内存一样的存储工作。具体表现为:日常需要动脑子的地方真的不太多,尤其是在耀子这种口口声声讲“流程”的地方;更多的时候开发担任的是一个负责输入和输出信息的角色,把存在于这个公司里的一些不为人知的数据(方案、代码、以及其他鸡毛蒜皮的工作)读取到自己的脑子里,使之进入运行态,然后在真正的CPU(譬如领导或者架构师)进行工作的时候把这些数据提供给他们,供他们做决策,如此而已。这样就解释了为什么大家都在吐槽会议多:因为内存的工作就是不停地读写呀,安安静静的做计算那是CPU才能做的事😮💨,写代码那更是领导才能接触到的工作。要是碰上一个水平差的领导,写出来的代码内存占用高的p爆,作为表现那就是下面的内存们一天天忙的团团转,最后整个系统运行的表现还是不尽如人意。
这一年多学到的东西不算多。前半段主要给自己累积了一些开发经验,后半段给自己拓宽了一些行业知识。但是从深度上来讲,这些东西哪怕是放到10年前,也只能算是刚入行,更别说现在了。领导谈话的时候总喜欢说:“别看我们规模小,但是我们从0到1建设能力,能学到很多东西balabala;在大厂里面当螺丝钉学不到什么东西balabala”。但我的观点是对于有学习能力的人,到哪里都能学到东西,关键在于学到的东西是不是我真正想要的,有没有用。我去送外卖我也能学到很多东西,比如哪个小区要从正门进、哪个小区要从小门进、哪一片区域什么时间订单会比较多之类的。但是这玩意儿有啥用呢?
对于这个世界的草台班子理论,我觉得我也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几个虾兵蟹将赶工赶出来的东西在PPT和汇报的作用下摇身一变部门“大事记”。我不知道这是否就是企业乃至社会等许多光鲜亮丽的事情背后的样子。如果是,那既不好,又好;不好的点在于它不真实,尤其是对于踏实做事的人来说,认认真真做事不如会包装、会汇报;好的点在于它又带有几分真实,让我明白那些看似遥不可及的成就其实背后也不过如此。